什么样的睡眠是好睡眠?如何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 科普时间
时间:2024-11-30 16:47:44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什么样的睡眠才算是好睡眠?

通常,判断是否拥有好睡眠的标准有四个。

第一,从躺下到睡着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第二,睡着后到起床前,中间醒来的次数不能多于两次。第三,不早醒。这里的早醒指的是比你平时起床的时间早半个小时以上。第四,睡醒之后,你是否感到轻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满血复活”。达到以上四个标准,才能在临床表现上算是一个好睡眠。

有的人有起夜的习惯,那起夜是不是代表睡眠质量差呢?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当然,不起夜是最好的。如果起夜,最多不要超过两次。

另外,起夜回来后能否很快入睡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起夜后,20分钟之内能够睡着,是没有问题的。但有的人起夜之后很难入睡,甚至一宿不睡,这就有问题了。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醒了之后20分钟才睡着,是不是有点太慢了。其实,这是一个上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起夜去个卫生间,回来之后躺下就能够睡着。

当然,起夜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有人是做梦被吓醒了,或者有人打呼噜被憋醒了……这就是另外一些睡眠问题了,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如何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

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大环境的要求有三个方面。首先,要有合适的温度。温度在23摄氏度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根据每个人的年龄和性别不同可以有些许差异。比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温度高一点,孩子可能需要温度低一点,女性和男性也不太一样。

其次是声音。有人认为环境当中一点声音都没有是最好的。其实不然,如果环境中一点声音都没有,太安静了,反而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多大的声音最适合睡眠呢?很多人都有“下雨天最适合睡觉”的感受。的确,室外下小雨时,那种淅淅沥沥的声音,非常助眠。这时的声音是30分贝左右,是最适合睡觉的声音。

最后是光线。大家睡觉时,屋内最好没有光线。有人习惯使用小夜灯也可以,但小夜灯建议往下照,不要往上照。

此外,睡眠的小环境也很重要。小环境指的是我们的床榻。首先,要选择软硬度适合自己的床垫和枕头。其次是被子。有一定重量的被子能够帮助人体放松,有助于睡眠。最后,床榻周围要保持干净整洁,不要有太多杂乱的东西。

标签:

生活指南
  • 四川一食品公司被指污水直排入河 官方通报:已立案

    中新网11月29日电 针对网民反映的羊马高金食品公司污水直排入河问

  • 香港教大以“育才弘教 立德树人”为主题庆祝校庆30周年

    中新网香港11月21日电 今年是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教大)校庆30周年。

  • 第三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签约项目总投资36.35亿元

    中新社赣州11月23日电 (记者 吴鹏泉)第三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23

  • 久久为功 笃行无悔 做务实的社会责任践行者——记兴业证券慈善基金会成立十五周年

     作为一家国有金融企业,长期以来,兴业证券坚决融入国家发展

  • 海南水产品出口势头强劲,海关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据海口海关8日统计显示,今年前10月,海南出口水产品14 2万吨,同比

  • 新乐市支行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

    田野稻花香,渐知秋实美。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农发行新乐市支

  • 2024年“全民阅读 书香开封”展演祥符区现场会举行

    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正当时。10月29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祥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7000列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31日电 (邱静 吴奇)今年截至目前,新疆霍尔果

  • 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今年客流量破100万人次

    记者20日从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截至10月19日,两岸小三通

  • 当前观察:2024年游泳世界杯上海站:中国游泳队第二日打破两项短池亚洲纪录

    中新社上海10月19日电 (记者 缪璐)2024年世界泳联游泳世界杯上海

  • 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 利好大豆价格企稳回升_当前资讯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更为健康、均衡和可持续,宏观经济形势趋于

  • 国庆长假首日广铁预计发送旅客317.8万人次

    中新网广州10月2日电 (郭军 游智宇 曾小贤)据广铁集团10月1日通

  • 四川剑阁:明代“交树交印”制度延袭至今

    9月11日,一场交树交印古制巡演在四川广元剑阁县翠云廊大柏树湾上演

  • 白沙出台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 奖励2000元—8000元不等|当前热讯

    白沙黎族自治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前出台《202

  • ​最美初遇共携手 同行致远育幼苗——西平县柏苑街道中心幼儿园及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召开_精彩看点

    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初次入园,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到对学习有要求的小

  •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的“稳”与“进”

    中新网8月30日电(记者 左宇坤)金融,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

  • 民生
    • 陈持平作品荣登国家级期刊《中国收藏》11月刊

    • 四川:打通“智改数转”信息壁垒促产业转型升级

    • 西峡县法院:七旬大爷赠锦旗 适老诉讼解心忧

    • 2024王府井论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