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时间:2025-06-28 10:33:41来源:科技日报
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6月24日报道,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这十大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取得实效,助力人类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绿色固氮技术、协同传感、纳米酶(艺术图)。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网站

结构电池复合材料:交通领域新能手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等结构电池复合材料集机械承载性能和电化学储能于一体,正在改写功能材料的定义。这种“一材双用”的特性,将为电动汽车和航空工业带来质的飞跃:车身变轻的同时自带“电力仓库”,甚至未来飞机机身都可能成为巨型电池。尽管目前这类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挑战,但一旦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其推广将大幅提升能源效率。

渗透发电技术:盐度差异催生清洁电力

仅凭两种不同水源的盐度差异就能产生电能,这正是渗透发电技术的魅力所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材料革新与系统优化,这项技术终于迎来突破性进展。

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路径:压力延迟渗透技术通过半透膜引导淡水向高盐度区域自然渗透,利用产生的液压驱动涡轮发电;反向电渗析技术则借助离子交换膜分离正负电荷,通过离子定向移动直接产生电流。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正在共同绘就盐度差能源利用的美妙图景。

核能技术革新:开启清洁能源新纪元

经历短暂沉寂后,全球核能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随着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创新技术的涌现,核电站建设正朝着降低成本、优化设计的方向大步迈进。从冷却燃料革新到反应堆小型化,各国科研人员正在多维度推动核能技术升级。而这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可控核聚变。这项突破性技术一旦实现,将为人类能源困境带来革命性转机。

细菌变身“活体药厂”:体内治疗革命即将到来

科学家正将益生菌改造成微型“制药工厂”,这一突破有望带来更经济、更持久的疾病治疗方案。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向益生菌(如特定微生物或真菌)植入合成药物的基因指令,使其成为可编程的“活体药房”。研究人员还能为这些细菌安装“分子开关”,实现药物按需释放。与传统制药方式相比,新技术可降低70%的生产成本,且能持续稳定供药。

GLP-1类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新曙光

一类最初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创新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近期在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前景。GLP-1 RA既能有效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又可加速清除致病性异常蛋白,而这两种病理过程被认为是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因素。

智能生化传感:守护健康的“电子哨兵”

一种精巧的电子设备能全天候自动监测特定的生化指标,无论是疾病标志物还是水质变化,都逃不过它们的“火眼金睛”。借助无线传输技术和自供电系统,它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动态监控。这项技术已在医疗领域初露锋芒,譬如糖尿病患者熟悉的动态血糖仪就是其成功范本。如今这些“生化侦探”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从更年期健康管理到食品安全监测,为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绿色固氮:地里田间的“绿色革命”

自然界中,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这一过程是现代化肥工业的核心,支撑着全球近半数的粮食生产。然而,传统固氮工艺却是“能源饕餮”,每年吞噬全球2%的能源,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今,科学家正为这个百年工艺披上“绿装”。新一代固氮技术巧妙借鉴自然智慧:有的改造细菌和酶成为“微型氮肥工厂”,有的设计酶催化剂模拟豆科植物的固氮本领,更有创新者直接利用阳光或清洁电能驱动反应,这些绿色方案有望大幅降低能耗。

纳米酶:人造微型“催化大师”

纳米酶是一类合成材料,它们虽非天然产物,却拥有与生物酶相似的功能特性。与需要从生物体内提取或通过复杂工艺合成的传统酶相比,这种人造酶不仅稳定性更强,还具有成本低廉、制备简便的显著优势。这些微型“催化大师”能高效促进各类生化反应,目前已应用于水质净化、食品检测等多个场景,针对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正取得突破性进展。

协同传感:万物互联的“智慧神经”

随着AI等技术的突飞猛进,相互连通的传感设备正重塑着城市的运行脉络,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数据决策能力。以城市交通为例:当交通信号灯与监控摄像头、环境传感器“对话”后,便能自主调节节奏,既舒缓了拥堵的车流,又净化了城市的空气。从矿山测绘到生态监测,从风暴预警到气候分析,这张智慧之网正在各个领域编织着无限可能。

生成式水印:数字时代的“防伪印章”

生成式水印技术通过为AI生成内容嵌入隐形标记,帮助人们轻松辨别真伪,既遏制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又守护了网络空间的信任基石。科技巨头们正竞相布局这一领域。不过,前行之路并非坦途,用户可能会恶意去除或仿造水印,企业间的技术应用也参差不齐。更值得警惕的是伦理困境:当真实内容被误判为AI产物时,这项本应维护真实的技术,反而可能成为混淆视听的帮凶。

标签:

生活指南
  • 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有暴雨 江苏安徽山东甘肃等地有强对流大风 每日热闻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重庆东部、贵州、云南、湖南西北部、

  • 干花怎么养?做干花要倒挂多少天呢?

    干花怎么养?一、保持干燥干花已经脱水处理,所以在养护时一定要注意

  •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近年来

  •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杭州戴村站落幕 超六千名选手参赛

    5月24日至25日,2025斯巴达勇士儿童赛于浙江杭州和北京双城同步开赛

  • 多国代表在京交流推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5月12日,由外交部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

  • 中国红基会:“AD365特应性皮炎疾病教育项目”启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

  • 北京拟到2030年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国前三

    北京市16日发布的《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从“土坷垃”到“金疙瘩” 卢龙甘薯串起富民产业链

    五月的燕山南麓,绿意涌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甘薯种植户们

  • 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审批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

  • (经济观察)负面清单“瘦身” 助力民企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进一步缩

  • 场景创新经济学理论建构初探

     在数字技术重构全球经济格局的当下,数字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场

  • 体重轻就能半价旅游?提防“低价游”新套路

     正值出游高峰,互联网营销号频繁出现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

  • 江南地区最大孔子后裔聚居地迎孔子文化春会

    婺州儒风 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活动7日在浙江金华磐安盘峰乡榉

  •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股票跳空缺口是什么含义?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首先,对于已经持有股票的投资者而言,

  •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市政配套重要节点完成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

  • 民生
    • 热讯:免学费住宿费 重庆开启公费培养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

    • 专家“三问”解码山东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中新健康丨生理期可以吃冰、吃辣?专家:不是“吃着不痛”就没事

    • 清明假期长江重庆段迎客流高峰 三峡游、两江游受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