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品牌力量 中茶铸就“高质价比”国民茶新典范
时间:2025-05-11 15:05:22来源:新华网
5月10日,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茶)以其深厚的品牌历史和坚持打造“高质价比”国民消费茶的理念,再次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当下,正值“三茶”统筹理念提出五年之际,中茶作为茶行业的领军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践行“三茶”统筹理念,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中茶致力于打造“国民消费好茶”,不仅为中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球茶产业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传承匠心 铸就国茶典范

中茶,这家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企业,不仅见证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更是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引领着茶产业的前行。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茶公司就承载着传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的重任。其拥有的“红八中”商标,更是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象征着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1951年3月,“红八中”商标诞生,这是中茶公司拥有的第一个商标。

“红八中”商标标志由“中”和“茶”字组合而成,绿色“茶”字,表达对“国饮中茶”的向往和追求;红色“中”字,寓意“国家品质”,代表中茶公司肩负着引领中国茶行业标准升级,弘扬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重任。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注定了中茶产品的卓尔不群。

改革开放后,中茶公司顺应时代变化,以“红八中”商标为核心,陆续推出多个子品牌,在传承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带给消费者更多的购买选择。

1980年,“吉幸”牌商标诞生。“吉幸”牌普洱茶在海内外市场拥有广泛的号召力,在众多茶友心目中成为高品质普洱茶的象征。

1981年,“猴王”牌商标横空出世,第二年即荣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并在此后发展成为花茶产品知名度和销量领先的品牌,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家喻户晓。

1985、1986年,“蝴蝶牌”一级茉莉花茶、小包装袋泡茶连续两次荣获法国旅游业协会颁发的国际美食旅游大赛金桂叶奖。

1998年,针对海外市场,“沙漠之舟”品牌的打造之路开启,产品获得了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现如今已成长为中国茶叶自主品牌出口代表之一,年均实现出口创汇数千万人民币。

2006年,中茶“红八中”商标经国家商务部审批,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

2009年9月,“海堤红”诞生,10月试销当月就成为中茶的新品冠军,截至2012年销售额达亿元,被中粮集团定位为超级单品。

2015年,“百年木仓 生态黑茶”品牌全新上市,成为新时期黑茶行业的“新风向”。

在品牌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中茶凭借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先进的科技研发实力,确保了每一片茶叶的高品质。同时,中茶还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以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引领行业进步,展现了领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多年来,中茶在品牌建设上不断发力,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茶牌”作为具有红色基因、走向世界的第一枚茶商标,多次入选“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成为代表中国、享誉国际的一张亮丽名片。中茶产品也多次以“国茶”身份亮相重大国事活动,彰显了其卓越的品牌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76年来,中茶始终紧跟时代浪潮,与国家脉搏同频共振,以匠心精神雕琢时代佳作,用创新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为国人和世界奉上一杯香飘四溢的“中国好茶”。

未来,中茶将继续秉承“传承匠心、铸就国茶典范”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市场,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国茶产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健康、美味的中国好茶。

深度融合消费需求 匠心打造“高质价比”国民茶

在国家提振消费政策的号召下,中茶公司通过深度融合传统茶文化与当代消费需求,成功推出“高质价比”的国民消费茶,不仅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满足了广大民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中茶通过全面传承与不断创新,如何将深厚的茶文化与现代消费趋势完美对接;秉持“全、质、优”的经营理念,已在全国茶叶核心产区构建了全品类的产业布局;同时,通过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透明化管理,从而确保每一杯茶都代表着卓越的品质。

近几年,中茶聚焦“全、质、优”,在全国茶叶主产区布局全品类产业,掌握产业链上游资源,确保“央企品质”,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研发高质价比的国民茶。其中,中茶猴王茶叶作为高性价比民生茶的典型代表,凭借优质、便捷、多元的产品与服务深入人心,切实以亲民价格和卓越品质保障了老百姓的日常茶消费需求,彰显了央企在稳定民生、促进消费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标准制定上,中茶秉承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口标准理念,积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茶叶标准,同时加强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普洱茶、安化黑茶、红茶、绿茶、六堡茶和袋泡茶9个产品企业标准,入选“企业标准领跑者”联盟,中茶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FSSC22000、HACCP、AEO高级认证、UTZ认证等各类体系认证48项,确保为消费者打造安全放心产品。

在产业布局上,中茶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全茶类产业布局,不断占领核心茶产区,实行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存储、市场销售等环节全产业链管控,保证从茶园到茶杯的安全,通过严格的原料筛选标准,以科技手段加强产品的全过程可追溯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自然健康的饮品。

在科技创新上,中茶作为茶产业的领军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传统正宗工艺与现在科学技术结合模式,积极探索茶叶深加工,将茶产业向多领域延伸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在产品研发上,中茶公司秉承安全至上原则,发挥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推出高中低端多种价位全品类产品,研发更多年轻化、时尚化、便捷化的新型茶类饮品,提高各年龄层的生活品质,引领健康消费新方式。

在渠道销售上,中茶公司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规范化、高效化销售渠道,统筹“门店、电商、特通、收藏”四个渠道条线一体推进,为更多更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购物渠道,带来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

在品牌建设上,中茶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行业唯一央企,“中茶”牌曾多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连续入选“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让“好茶在中茶”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中茶还依托品牌、科技、基地优势,打造“中茶+”品牌帮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整合优质茶叶资源,推出“山水中茶”系列产品,并制定三步走战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云南,中茶建立了多个合作茶园基地,通过规范管理和统一标准,助力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展望未来,中茶将继续秉持“好茶在中茶”的理念,坚守打造“国民消费好茶”,进一步深化“三茶”统筹的实践,持续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提升茶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强茶科技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打造“国民消费好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推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生活指南
  • 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审批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

  • (经济观察)负面清单“瘦身” 助力民企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进一步缩

  • 场景创新经济学理论建构初探

     在数字技术重构全球经济格局的当下,数字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场

  • 体重轻就能半价旅游?提防“低价游”新套路

     正值出游高峰,互联网营销号频繁出现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

  • 江南地区最大孔子后裔聚居地迎孔子文化春会

    婺州儒风 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活动7日在浙江金华磐安盘峰乡榉

  •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股票跳空缺口是什么含义?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首先,对于已经持有股票的投资者而言,

  •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市政配套重要节点完成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

  • 高层建筑的震感为何更明显 谨防因错误避险而受伤

    河北廊坊永清县发生4 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有

  • 探访“中国最美地铁站”之一:“出站即见湖景” 、白玉兰意象与滨景融为一体

    主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备受关注,上海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成为

  • 中新网评:开盒女孩获取他人信息的“超能力”从何而来

    近日,百度副总裁女儿涉嫌开盒网暴孕妇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13岁

  • 西藏拉萨三年来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

    西藏自治区17日召开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议,记

  • 生猪养殖承压前行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5 47元 公

  • 国铁集团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措施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4月1日起,国

  • 姚明:让中国青少年成为跨文化对话使者

    我畅想未来能否设立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基金,支持更多民间体育组织

  • 浙江上线AI水利机器人 可秒级响应防汛

    中新网杭州3月4日电(鲍梦妮)据浙江省水利厅消息,该厅与多家公司联

  • 民生
    • 清明假期长江重庆段迎客流高峰 三峡游、两江游受捧

    • 叶诗文:我依然对400米个人混合泳非常渴望

    •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生效

    • 港澳居民“北上”!途经珠海公路口岸港澳单牌车突破500万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