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墨色光明——邢少臣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启幕。此次展览由大麦国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旗集团陕西博龙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协办。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邢少臣近两年创作的作品120余件,是邢少臣继2000年之后第二次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展。
嘉宾合影
展览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艺术理论家孙克,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郜宗远,美术评论家王仲,艺术家郭石夫,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大麦国艺创始人、艺术策展人于闯先后致辞;邢少臣致答谢词。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致辞
燕东升在致辞中说,邢少臣是勤奋努力的艺术家,他每天都非常早就到画院画室进行创作,日复一日,继承了李可染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勤奋努力的精神。同时,他也非常重视理论修为,本次展览主题“墨色光明”是他根据多年的实践艺术创作提出的一个理论,同时他又将这个理论和他的实践相结合。邢少臣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这对于许多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开幕式
徐涟表示,邢少臣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他的艺术创作上,他的创作就是要把这个时代的精神融入到自己大写意书画中。什么是时代精神?在邢少臣的理解当中,时代精神就是今天我们新时代所特有的一种雄强、健硕、光明、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精神气象。从展厅的作品中给我们有非常深刻的艺术诠释。
艺术理论家孙克致辞
孙克在发言中说,大写意是中国画王冠上的宝石,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家个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邢少臣的艺术都很有个性,可以说是北派大写意,是强悍的,是有力度的,是雄强的。今天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一如既往地在墨色使用和色彩运用上的大胆浑厚,但其中还有一份温润在逐渐生长起来,这种变化饱含了一种时代精神,充满了勃勃生机,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值得我们学习。
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郜宗远致辞
美术评论家王仲致辞
艺术家郭石夫致辞
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致辞
大麦国艺创始人、艺术策展人于闯致辞
郜宗远见证了邢少臣曾经学习工作的种种阶段,他为邢少臣50余年的艺术坚守所感动和自豪。王仲用“简拙”两个字来概括邢少臣作品的美学特征。郭石夫认为邢少臣的“墨”在中国画黑白之间找到了自己的气象,找到了他独有的在“墨”里寄托的光明。李庚表示大写意是中国画精神支柱的一部分,需要发扬光大。展览展出的每件作品都能看到邢少臣的心血和努力。
邢少臣致答谢词
邢少臣在答谢词中说:“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我近两年来的创作,也有一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我常说齐白石60岁衰年变法,李可染以‘白发学童’自勉,我今年将近70了,在中国画的道路上,我也像孩童一样在蹒跚学步,我还要努力,我会砥砺前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在展览《前言》中写道,邢少臣是当代画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富有成就的践行者之一。几十年来,他在艺术上广取博收,既深入中国书画传统精髓,又吸纳借鉴西方艺术、哲学,更面向时代生活,彰显个体性灵与精神,以其创作探索和思考,开拓了新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花鸟画的新格局、新境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和意象丰富的构图传递出热诚率真的个性与丰富充盈的内心世界,不仅有筋骨,而且有温度。此次展览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其厚重古拙、深具时代精神及个人风格魅力的大写意花鸟画,还可以看到笔墨洗练、色彩浓郁、造型诙谐幽默的人物仕女画,以及荡气回肠、泼墨如烟、山雨欲来的泼墨山水作品。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22日。
部分展览作品展示
邢少臣《气夺天池放》
邢少臣《 雨过岚山》
邢少臣《松石长寿》
邢少臣《沐浴春风》
邢少臣《柳下双鹭图》
邢少臣《松石万年》
邢少臣《如龙之姿》
邢少臣《喜石图》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