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怎么弄?答案是这两个字
时间:2023-07-08 05:47:14来源:金融界

2023年上半年收官,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即将“亮相”。

事实上,进入2023年,中国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各行业均呈现不同程度复苏,但在经历第一季度的可喜复苏后,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承压态势明显。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高于市场统计上普遍4%的预期。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6%,较1月的4.3%上调了1.3个百分点。

不过,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进入第二季度,我国部分经济指标未能维持此前的增长态势。

出口方面,5月份出口增速年内首次回落至负值。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4.7%。其中,出口9.62万亿元,增长8.1%;进口7.15万亿元,增长0.5%。其中,5月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

投资方面,私营企业投资信心仍有待恢复。据海通证券研究所研报显示,今年 1-4 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有 0.4%,相比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4.7%的增长明显偏低。

消费端上,CPI与PPI整体处于低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有增长,但5月明显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36亿元,同比增长 9.3%,其中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如何?下半年又将走向何方?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多的当下,这成了所有人都在关心的问题。对此,时代财经专访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

林采宜预测,上半年GDP的增速大概率在4.2%-4.3%。展望下半年经济形势,她直言全年增速完成5.6或比较艰难。

在访谈中,林采宜多次强调了信心修复的重要性。针对消费疲软,她认为除了收入水平,消费意愿也应被重视,“对未来的安全感是直接影响因素,要改变居民的悲观预期就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林采宜进一步解释道,信心的修复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她认为,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很强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只能来自于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

上半年GDP的增速在4.2%至4.3%左右

时代财经:今年我国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可喜,但5月份几个重要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经济半年报即将出炉之际,您对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预期是多少?

林采宜:个人认为中国上半年GDP的增速大概率在4.2-4.3%左右,全年完成5.6%的目标比较艰难。

主要挑战有三个:第一是企业投资信心缺失,投资出现下滑,导致就业岗位有所减少;第二是消费疲软,一方面巨额房贷导致的家庭负债率上升对日常消费有”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悲观,储蓄增加,消费减少;第三是外贸需求收缩,国际经贸格局的重构导致外贸订单减少。

时代财经:从央行各项数据看,今年以来住户存款总量继续高增,消费和投资数据则不够理想。多项刺激政策下,终端消费为何仍显疲软?

林采宜:人的消费行为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收入水平,收入是支付能力的保障,足够的可支配收入让欲望变成“有效需求”;其次是消费意愿,消费意愿通常受未来收入预期、支出预期的影响,说白了,对未来的安全感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愿。

目前居民消费需求疲弱既跟收入下降有关,也跟预期悲观有关,后者是主要因素。

要改变居民的悲观预期首先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大部分都在60%以上,而我国拥有社会保障的财政资源只占30%。社会保障不足使得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安全感,拼命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消费需求萎缩的重要因素。不改变这种心理预期,你当下给他发再多的钱,人们也会存起来,而不是花出去。

除此之外,要增加财产税降低劳动收入所得税,这样既可以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又不鼓励他们拿到钱就去投资、购买资产,而是把更多的钱用于消费。

时代财经:刚提到收入水平是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又与就业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请问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改如何破解?

林采宜:青年失业率上升既有总量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从总量来看,民营资本利润率下降,投资创业的人减少,部分企业从进取型扩张转向防御型缩编,就业岗位减少;从结构来看,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实干技和收入预期与社会现实脱节,也是很多年轻人失业的原因,不是没有工作,而是没有适合他们(心理预期)的工作。

解决总量不足靠建立实业资本的投资信心,没有企业家的信心就没有企业的扩张,没有企业的扩张就没有就业岗位的增加,解决企业家的信心是增加就业岗位总量的关键;解决结构问题则是要从教育制度入手,增加技工学校的比重,多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减少高学历、低技能的大学生比重。供求结构匹配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主要路径。

时代财经:下一步该如何提振市场主体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

林采宜:首先是制度改革,有恒产才有恒心,进一步明确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地位,通过完善法治社会的程序公平来给予企业家和投资者确定性预期,预期明确才有信心可言。与此同时,进一步改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措施,对于居民而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儿有所育,他们才敢消费,才愿意生育更多的子女,居民的消费信心来自于社会保障给他们的安全感。

中国经济需要很强的内在动力

时代财经:今年初,多地组团赴海外招商,但5月我国进出口以美元计降幅明显。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如何看待目前的贸易环境?

林采宜:外贸下行跟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贸易环境的变化又跟国际政治关系及外交政策的效果紧密相关,国际供应链转移导致的经贸关系重构使得中国制造的订单下降,这不是通过内部经济政策就能消化的产能冗余。

就出口而言,通过外交政策来发掘新的更加多元的出口市场是关键;就进口而言,提升国内经济的需求动力是根本,其次稳住人民币汇率,避免进口成本进一步攀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国际经贸格局更倾向于多元化,中国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的地位遇到政治和外交因素的挑战,这不是企业本身所能把控的市场变化。

因此,构建多元化的外贸市场结构、提高对局部市场订单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外贸企业必须面对的功课。比如,适度降低对欧盟国家的市场依赖度,适当提升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及拉美国家的外贸市场份额。从最近三个月的外贸结构变化数据来看,这种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时代财经: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超300次,结果却不尽如意。政府曾明确表示,房地产仍是支柱产业,之后会如何发展?是否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林采宜:不管各方多么的一厢情愿,房地产都已经不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了。毕竟,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和家庭负债率的瓶颈摆在那里。上半年这么多刺激政策都没有发生显著效用,客观上也佐证了这一点。

房地产行业从之前矫枉过正的政策伤痕中逐渐走出来,回归常态是大概率。我个人认为,放慢房地产的发展节奏不会导致系统性风险。

时代财经:今年以来一些事件折射部分地方财政困难,偿债压力加大,引起市场的担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又该怎么去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

林采宜:短期而言,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以时间换空间,延缓当下压力。长期而言,开源节流,“开源”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引入资本、人才和各种生产力要素来增加当地经济活力,经济增长才能增加税源收入。“节流”则是简政廉政,减少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缩减一般性财政支出,以逐步实现收支平衡。

时代财经:当地时间6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预计今年将再加息两次,不排除连续加息的可能性。在全球央行加息潮的背景下,中国降息进行逆周期调节,这极其考验对宏观经济的研判,下半年是否还会继续降息降准?

林采宜: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很强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只能来自于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无论什么样的刺激政策,都只能是调整短期波动,即便有效,也只能是削峰填谷的短期效用。

降息作为一种刺激政策,貌似是一剂针对经济疲弱的药方,但它是否有效?作用有多大?取决于政策传递过程中的各方反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较确定的是,降息加大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对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

所以说,降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真要刺激经济增长的话,降息不如改革,制度红利才是我们可以深度挖掘的刺激良方。

时代财经:最后想问一下,下半年的刺激力度是否会比上半年要大?

林采宜:我不认为下半年的刺激力度应该比上半年要大。通过制度改革修复民间信心,通过市场开放修复国际关系才是可持续且副作用较小的良方。

具体而言,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和经营方式是中国的下一个制度红利,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路径。收储农村土地,并建立市场化流转,通过土地集中化、管理现代化和生产机械化来提升农业生产的要素效率,农村土地收储和流转制度改革也是在当下情况下延续“土地财政”唯一可行的选择。

其次是国有股权的重组,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股权,让国企退出某些竞争性领域,不仅能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同时还能部分化解地方政府目前的债务压力。

第三是社保制度的改革,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养老保障水平,老有所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如果有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加持,也许,未来十年会一年比一年好。

本文源自:时代财经APP

标签:

生活指南
  • 死侍3片场照片曝光 休·杰克曼加盟

    7月6日,漫威影业的新作《死侍3》首批片场照片曝光,该片已经确定将于2

  • “MEMS芯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拟定增募资1.5亿元加码汽车传感器 “超级牛散”现身获配名单

    《科创板日报》7月7日讯(记者吴旭光)7月6日晚间,敏芯股份发布定增预

  • 制造变“智造”!“探”南沙制造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先机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冷霜实习生黄明圆7月6日,广州市南沙区工信局牵

  • 陕西省潼关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潼关县气象台2023年07月07日10时0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

  • “数字人”局长首现数字经济大会

    7月7日下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闭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

  • 两面针: 公司以牙膏为主衍生至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护理及个人洗护类产品的发展

    两面针(600249)07月0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 足球俱乐部是靠什么赚钱的呢(足球俱乐部是靠什么赚钱的)

    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球俱乐部是靠什么赚钱的呢,足球俱乐部是靠什

  • 2023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有什么补贴和奖励?有人加发800多养老金?

    2023年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有什么奖励?有人加发800多养老金?社保网

  • 手机录屏为什么没有声音?手机录屏最多能录多长时间?_新动态

    手机录屏为什么没有声音?手机录屏没有声音的原因:1、没有开启麦克

  • 又一批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美元存款也在降

    又一批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 复合集流体概念股快速拉升

    复合集流体概念股快速拉升,宝明科技(002992)涨超7%,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调整

    据新浪财经报导,A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低开,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调整,南

  • 可以藏在柜子里的床叫什么?床头两边一定要放床头柜吗?_每日报道

    可以藏在柜子里的床叫什么?可以藏在柜子里的床叫翻板床,又称为隐形

  • 全球热文: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在哪些方面? 审计职业道德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在哪些方面?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

  • 经济日报:美胁迫他国围堵打压中国不会得逞

    荷兰近日宣布将部分光刻机等半导体相关产品纳入出口管制。这是美国胁迫

  • 詹姆斯似乎对湖人的自由球员签约很满意,第五冠有希望了

    当看到湖人续约里夫斯和八村垒,还有拿下卡姆雷迪什等人的时候,我们应

  • 民生
    • 一审判了!被害者家庭不服:考虑上诉

    • 爱尔眼科:目前上海地区所有爱尔眼科医院均在合规合法正常运营

    • 国宝画重点丨古代文人的消暑法宝竟是……

    • 环球速讯:结汇方式有哪几种?强制结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