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闻!我国建设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
时间:2025-06-28 10:22:21来源:科技日报
太阳,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然而,这颗演化了46亿年的星球,还存有诸多未解之谜,静待人类探索。

如今,人类对太阳的观测仰望,又多了一双“慧眼”。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建成后,该望远镜将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

“目前太阳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譬如太阳为何会爆发、太阳爆发是如何释放能量的、太阳爆发对地球会产生什么影响等。”WeHoST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介绍,WeHoST的科学目标就是观测研究太阳活动区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太阳爆发现象,特别是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特征和机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已有的大型太阳望远镜镜视场小,虽然能够清晰观察到太阳表面小尺度的精细结构,但对于研究太阳活动区和太阳爆发活动还远远不够。而WeHoST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有大视场又有高分辨率,可以看到太阳爆发全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表示,WeHoST的观测视场扩大到7角分,可以看到太阳表面直径30万公里范围内的太阳活动,比现有的太阳望远镜扩大了3倍到4倍,能够覆盖整个太阳活动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场扩大的同时,WeHoST的分辨率也达到0.1角秒至0.3角秒。“这相当于可以看得清太阳表面70公里至200公里范围的局部精细结构,比目前国内国际一般中小型太阳望远镜的分辨率提高了3倍至5倍。”丁明德介绍,这将为观测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提供更好的观测数据。

而作为未来全世界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WeHoST可同时对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的磁场进行更精准的观测。“太阳的绝大部分物质是高温等离子体,太阳的物态、运动和演变都与磁场密切相关。太阳磁场是研究太阳活动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丁明德说。

茫茫太空中,两颗来自中国的太阳观测卫星交相辉映:一颗是2021年发射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一颗是2022年发射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

既然已经有卫星可以近距离观测太阳,为何还要建地面望远镜?丁明德表示:“相较于空间科学卫星,地面望远镜可以做得更大,使用寿命更长,而且观测的波段不同,WeHoST可以最多以6个波段同时观测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的磁场、光谱和太阳单色像。”

方成表示,WeHoST建成后,还可以不断迭代和升级,比如根据科研需求,增加新的终端设备,并与太阳观测卫星配合,支撑建立我国天地一体化太阳立体观测网。

“目前团队正在攻关、逐步验证多项关键技术,其中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控制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李臻介绍,太阳照射到WeHoST镜面的热量可达约5000瓦,几秒钟就可以将1升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虽然镜面本身可以反射90%以上的热量,但仍将吸收约500瓦的热量。

而反射的约4500瓦热量,也将集中到主镜的主焦点处。为解决望远镜的散热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团队,采用镜面背部制冷技术,在背部均匀布置200多根气管,组成阵列,以喷射冷风的方式带走镜面吸收的太阳能。团队还采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吸收主焦点附近的多余能量,通过控制制冷液的温度和流速实现降温,确保望远镜长期稳定运行。

为获得高分辨率的太阳观测图像,技术团队又采用地表层自适应光学技术,以克服地球大气扰动对图像质量的干扰,进一步提高观测分辨率。

“目前,望远镜主体还在研制中,团队还在攻关双波段多狭缝磁场测量、多波段成像等技术,预计2026年底完成配套项目基建及望远镜总装,并进行整体性能调试。”李臻说。

标签:

生活指南
  • 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有暴雨 江苏安徽山东甘肃等地有强对流大风 每日热闻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重庆东部、贵州、云南、湖南西北部、

  • 干花怎么养?做干花要倒挂多少天呢?

    干花怎么养?一、保持干燥干花已经脱水处理,所以在养护时一定要注意

  •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近年来

  •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杭州戴村站落幕 超六千名选手参赛

    5月24日至25日,2025斯巴达勇士儿童赛于浙江杭州和北京双城同步开赛

  • 多国代表在京交流推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5月12日,由外交部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

  • 中国红基会:“AD365特应性皮炎疾病教育项目”启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

  • 北京拟到2030年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国前三

    北京市16日发布的《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从“土坷垃”到“金疙瘩” 卢龙甘薯串起富民产业链

    五月的燕山南麓,绿意涌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甘薯种植户们

  • 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审批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

  • (经济观察)负面清单“瘦身” 助力民企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进一步缩

  • 场景创新经济学理论建构初探

     在数字技术重构全球经济格局的当下,数字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场

  • 体重轻就能半价旅游?提防“低价游”新套路

     正值出游高峰,互联网营销号频繁出现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

  • 江南地区最大孔子后裔聚居地迎孔子文化春会

    婺州儒风 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活动7日在浙江金华磐安盘峰乡榉

  •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股票跳空缺口是什么含义?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首先,对于已经持有股票的投资者而言,

  •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市政配套重要节点完成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

  • 民生
    • 热讯:免学费住宿费 重庆开启公费培养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

    • 专家“三问”解码山东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中新健康丨生理期可以吃冰、吃辣?专家:不是“吃着不痛”就没事

    • 清明假期长江重庆段迎客流高峰 三峡游、两江游受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