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明福
(相关资料图)
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村东200米处的马颊河故道上,有一座砖石结构的桥梁,是鲁西北、冀东南平原上现存最早的桥梁。
这座桥梁自金代初期建造以来,一直屹立在马颊河上,它完整保存了当时平原地区的造桥模式,是研究古代造桥技术非常难得的实物资料。2022年徽王桥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德州市民来说,明代徽王庄的来历并不陌生,但人们大多不清楚当时为何选中这个地方建徽王庄。这是因为,当时这里有一条沧州至济南、沧州至青州的官道,交通十分方便,而且马颊河穿过这里,两岸粮田万顷。在这条官道上修建石桥,是金代初期伪齐年间的事。当时有一个阜城籍重要人物刘豫,由于投靠并效忠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被封为“齐国”皇帝。伪齐的版图西起山西以东、北到河北沧州以南、南到当时的黄河以北、东到海边。实际上刘豫是看中了济南以东、以北的地域,这是因为当“齐国”皇帝以前,他曾是南宋朝廷委派的济南知府。刘豫很重视济南北部地区的发展,让承袭济南知府的儿子刘麟在沧州至青州的路上修建了两座石桥:一座在阜城北清凉江上,现已不存在;另一座就在德州,即今天的徽王桥。据乾隆年间《德州志·纪事》记载:“立刘豫于齐,济南属焉。按将陵县亦属伪齐。刘豫子刘麟为金建桥二,一在阜城北,一在德州北,今徽王庄石桥是也。”
清代李世垣在《募修兴龙寺大桥疏》中说:“自河间路赴齐州,经东光、吴桥、安德、临邑。吴桥、安德之间由石桥渡河。石桥者,金时所建,明人称为徽王庄桥是也。”徽王桥不仅是德州最早的石桥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知道确切建造者的姓名。
徽王桥最初有13孔,东西走向,主桥长50余米、护坡30余米、桥高5米、桥宽6米。桥墩由42根石柱组成,纵向14排,两边排距3米,中间排距3.7米。石柱由8-10个石碌碡形状的石礅组成,最大的石礅直径75厘米。每排石柱之上架横梁一个,横梁之间有12根檩条用卯榫相连,总共14架横梁、156根檩条。檩条之上铺满密集的椽木,椽木之上盖芦苇编织的苇把。桥西北侧建龙王庙一座,庙后立着一座石塔,塔高4米许。桥东西两侧各立镇水兽两个,镇水兽双目圆瞪、张嘴獠牙。
石头有耐水、承重和不易风化的特点,很适合用来修建桥梁。但是鲁西北、冀东南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方圆几百里少有石头,同时石头的重量是惊人的,古代运输能力又非常有限,因此在平原地带修建一座石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正是受到农耕时压场的石碌碡和磨面的石碾可以滚动的启发,人们在石礅两头的中间凿上小洞,然后为其装上木框架,这样就可以用牲口拉着一个或几个石碌碡,俗称“赶石”。这有效地解决了石头的运输问题,因石柱形近石碌碡,人们习惯称这种桥为“碌碡桥”。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十九郎村“碌碡桥”,现在已成网红打卡地。
这种建桥方式,就是工匠将一节一节的石礅垒砌成石柱,再在石柱上面摆放硬木横梁,然后像盖房子一样摆放檩条,檩条上铺设木板,木板上覆石灰、糯米汁与黏土合成的三合土,作为路面。在德州市陵城区的张习桥附近,也曾有一座同样的石桥,但损毁后没有得到修复,桥墩至今仍散落在原桥址的路边。
徽王桥建好后,在促进冀东南与山东内陆的联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徽王桥由于采用木质檩梁作桥面,容易腐朽,所以每隔50年到60年,都要大修一次,好处是大修时施工不太复杂。
抗日战争时期,徽王桥的两个桥孔被烧毁。远近闻名的徽王庄庙会也不得不停会。
维修后的徽王桥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徽王庄区区委书记周英文组织附近徽王庄、西纸坊、东纸坊等七个村庄重修徽王桥。修桥人员首先拆除了剩余的11孔危桥,收集了大量的砖石、木料,需要添补的木料、芦苇以及白灰等物资也准备齐全。1951年开春,施工人员挖3米深坑,用灰土一层层夯实,灰土之上立磨盘,磨盘之上立石柱。石碌碡组成的石柱中间不平整的空隙则以铁片找平,300斤左右的石碌碡一层层码高,施工人员用翘杆杠杆的形式吊高。新修的石桥,由原来的13孔改为7孔,由27个石柱支撑。按原先古桥放置镇水兽的位置,垒砌了4个镇水兽。上梁时用8个横梁、96根檩条构建,密集椽木之上铺盖苇板,桥面用灰土铺平。木工用硬榆木制作了结实的桥栏杆,中间贯穿了铁链。重修后的徽王桥东西长44米、南北宽6米、高5.3米,于1951年5月竣工。
2022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文旅局再次对徽王桥进行维修保护。维修过程中,对桥台、雁翅墙、护土坡、桥墩等部位进行维修。依据现存墙体样式,补配缺损部位的构件,拆卸坍塌、鼓胀错位的墙体,规整移位的构件,更换弯折的木构件,并重做桥面、护栏,使维修后的徽王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布局、结构、工艺和材料,较好地展示了中国传统营造艺术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