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侗族同胞挑着水桶、提着竹筒,参加民俗巡游。
侗族同胞与八方来客共享“百家宴”。
8月10日,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地灵侗寨举行一年一度的百家宴民俗活动。当地侗族同胞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吹起芦笙、跳起团圆舞、同吃百家宴、互敬连心酒,“晒”出侗家群众的幸福生活。 当天上午,在地灵侗寨门口,身着民族服饰的侗族同胞们,吹着芦笙欢迎客人。村头的风雨桥上,侗族阿妹邀请游客品尝侗家三酸、糯米酒。小河边斗鸟磨刀,鼓楼下听歌跳舞,各类极具侗族风情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哎哟,擂不动了,擂不动了。”在半寨石坪,有游客体验用木杵捶打制作胭脂糯粑粑,没几下就直呼费力。地灵侗寨是有名的胭脂糯米之乡,胭脂糯粑粑则是侗族同胞特有的传统小吃,胭脂糯米做成的糯粑粑绵软有嚼劲,沾一层芝麻花生粉,十分香甜可口。 在萨撇基鼓楼,侗族阿嫂阿妹们向游客详细展示着侗锦纺织从纺线、整经、穿经、织造的整个过程。现场织就的侗族腰带悬挂在绳上,色彩鲜艳,花纹精美,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和购买。 中午时分,文艺演出在上寨鼓楼旁进行。舞吊龙表演拉开了演出序幕,金蓝色的长龙在广场上游走盘旋,颇有气势。随后的歌舞以展现侗族文化为主,有体现侗族织染文化的捣衣舞,展示侗族农耕习俗的“闹春牛”,以及用牛腿琴和小琵琶弹奏演唱的侗族抒情琵琶曲。最后一个节目,是侗族传统大型集体舞蹈,现场无器乐伴奏,只有一位阿嫂在广场清唱,上百人聚在阿嫂四周,彼此手拉着手围成圈,一边跳团圆舞,一边唱着歌,将活动气氛推至高潮。 百家宴上,侗族同胞端着菜肴穿梭在长桌间,为客人送来侗家三酸、烧鱼、红糯米饭等特色美食。席间碗筷敲击,叮叮当当,食客们彼此敬酒开心聊天,气氛十分热烈。盛大的百家宴在下午4点步入尾声,游客们意犹未尽,侗寨同胞同样对来宾依依不舍。 “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地灵侗寨都会举办百家宴民俗活动。”地灵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吴广崇介绍说。侗族百家宴又名“合拢饭”“长桌宴”,是侗家待客的最高礼仪。2008年,侗族“百家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随着龙胜各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的发展,侗族“百家宴”由一个必备的款待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旅游节庆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参与,领略侗族特色原生态民族文化魅力。
来源:桂林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