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旅行
时间:2023-08-22 21:54:45来源:观察网

话说我这次总行程19000公里的西部考察之旅,大体上分成三段。第一段从上海到拉萨,第二段从拉萨继续经由阿里到南疆,第三段从南疆回到成都,最后从成都把车直接托运回了上海。我考察的主要目标大都集中在第二段,从上海到拉萨这一段的考察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少,于是我把这段行程设计成了“老年拉萨圆梦团”,一路带着我爹和另外两个老年朋友边走边玩自驾到拉萨,然后再让他们从拉萨飞回上海,圆了他们长久以来想去西藏的梦想。

是的,就是我那个过年前还两次被救护车拉去急救、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每天要吃一堆药的爹(详见《谁都不比谁更特别》),我带着他去了西藏。


【资料图】

▲这次考察的行程大略(数字为在这一地理位置拍摄的包含GPS地理信息的照片数量)

话说我这种常年在外面浪荡的不安分性格,应该是从我爸那里遗传来的。

我爸这人吧,平时在家是闲不住的,三天两头就盘算着要去什么地方玩几天。不过呢,他的活动半径一般不超过五百公里,跑来跑去无非江浙沪皖,这就让我很看不上。我常跟他说,老在包邮区玩这些小山小水人造古镇有啥意思,要跑就该跑去大西南、大西北看那里的大山大水。但人是有惰性的,会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对我爸来讲,江浙沪皖就是他熟悉的舒适区,尤其他早年在安徽的“小三线”工作过,对那里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得要靠我把他从舒适区里拽出来。

于是呢,自打我爸退休之后,我就会在合适的行程中把我父母带上,让他们去更远地方走走看看——但更多时候只带我爸。

这倒并非是我厚此薄彼,我妈相对来讲更喜欢度假式的旅行,对于探索人文历史毫不感兴趣,她旅行回来只会记得酒店的自助早餐吃了些什么。早年我叛逆期的时候曾跑去拉萨逃避现实,我妈来拉萨找我,她在拉萨期间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菜场里的物价,天天跑去菜场逛,回上海时背了20斤生的牦牛肉(当时拉萨牦牛肉只要20块一斤);带她去看羊湖,她只是内心毫无波澜地说了一句:“格则湖浜倒蛮度额(这个湖倒是挺大的)。”相比之下,我爸的旅行兴趣点跟我高度一致,对食宿的适应性也非常强,还很喜欢拿个小相机东拍西拍,是个天生适合长途旅行的人。

▲2011年我妈在羊湖

第一次带爹旅行是在2016年底把我爸妈塞进了我当时的南印度团里。只要能克服饮食问题,南印度这地方还是挺适合度假式旅行的,不像北印度那么脏乱差穷,除了没那么多中餐厅之外,整体环境类似于东南亚,处处椰林海风渔村古庙。

那年南印度是一个超过20天的长线行程,不但时间长,路上状况也非常多——先是赶上印度突发的“废钞令”,现金无比紧缺;然后又赶上泰米尔纳德邦首席部长突发心脏病去世,莫名其妙把整个邦的公路关闭,我们不得不紧急调整行程;我爸在默哈伯利布勒姆(Mahabalipruam)吃海鲜过敏紧急送医治疗;而我妈第一个星期就被印度菜吃倒了胃口,后来完全闻不得任何带香料的菜,天天躲在房间里熬白粥、烧番茄蛋汤……尽管波折重重,对我而言却意义重大——借由那年的南印度之行,我跟我爸实现了和解

▲本来正在泰米尔纳德海边愉快地吃着海鲜,突然就过敏反应了,赶紧带我爸到当地的小诊所。诊所医生见多了这种情况,一针解决问题,只花了200卢比(不到20块人民币)

▲我爸妈在崔奇(Trichy)的菜场买蔬菜。谁能想到我后来会在崔奇的集中营被关三个月(详见《集中营六记(一)拘押记别》)

▲坦贾武尔大庙是我那年给我爸拍的少数几张“到此一游照”

在心理学的理论中,父子关系从来都是各种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好的。父亲通常都是儿子生命中第一个权威、偶像,然而随着儿子的长大和独立,父亲既有的“权威”、“偶像”身份的崩塌,会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痛苦。

尤其在中国传统的父权家庭中,父亲通常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其次往往偏好“打压式”教育,不愿给予儿子应有的肯定——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不想儿子骄傲,其深层次心理原因恐怕还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身份。一方面,父亲害怕承认儿子已经长大了、比自己强了、不再需要自己的指导了;另一方面,儿子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则很容易陷入对父亲的仇恨与自我怀疑。因此,在完成新的身份定位之前,由于父亲固执强势、儿子急于自证,两个成年男人出于雄性动物角力的本能,经常会导致十分扭曲的父子关系。

我跟我爸的关系原本也属于这种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但就在那年我把他带在团队里在南印度旅行了20天、看我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之后,他突然感慨地对我进行了肯定,说我变得不一样了,这几年带队的经历把我锻炼出来了……言下颇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意。在我记忆之中,我爸主动肯定我这还是头一遭,我将之视为父子关系和解的里程碑事件——终于,我和我爸完成了新的身份定位——我证明了自己,他放下了固执。

这里我得跟大家说明一下,带父母出去旅行无关孝顺,我只是刚好有这一工作上的便利。我绝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孝子”,恰恰相反我十分叛逆,从来不听父母的话,也不怎么在物质上关心父母的生活,不会嘘寒问暖。在三十岁之前,我恨不得自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最好没爹没妈,天地自由

但其实吧,恐怕只有先去实现自己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的自由和独立,与管束了自己半辈子的父母一别两宽,距离产生美,才可能实现彼此之间关系的平等,从而具备了“和解”的基础。尽管我跟我爸之间很少深谈,也从未就双方的和解进行过确认,然而所谓“知子莫若父”,我们之间终究有许多与生俱来的默契在。

打那之后,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就会带我爸出国旅行。后来又带他去了斯里兰卡环岛、北北印环线、土耳其自驾大环线。北北印和土耳其都是将近一个月的长线,即便如此长时间的行程,他仍是意犹未尽。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人旅行到10天左右就会进入倦怠期;倘若超过2周便会归心似箭……而制约我爸旅行时间的唯一因素可能就是他带的药不够吃了。他每天要服用各种各样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养护神经的药物,北北印那次旅行他少带了一个星期的药,为此我不得不在西姆拉(Shimla)的药房帮他找各种替代版的印度药品。

▲斯里兰卡加勒城堡(GalleFort)

▲斯里兰卡努沃勒埃利耶(Nuwara Eliya)茶园

▲克什米尔斯利那加的达尔湖(Dal Lake,参见《这才是梦里水乡——克什米尔的明珠:达尔湖》,《拉达克往事5.斯利那加的美丽与哀愁》)

▲从列城宫殿回到列城老城(详见《拉达克往事15·初见列城》)

▲山城西姆拉的上上下下

▲泰姬陵的摆拍。我这多年来,到过泰姬陵许多次,但只买票进去过两次——第一次和陪我爸进去的这次

▲我爸在我拉达克的婚礼上向来宾逐一行礼

▲我爸妈在我婚礼上穿着的拉达克传统服饰

▲伊斯坦布尔留影

▲在土耳其自驾途中为大家烹饪中餐

▲从伊斯坦布尔一直旅行到了土耳其最东边与亚美尼亚交界的阿尼古城(参见《高加索列国志(一)“隔壁老王”土耳其》)

按照原本的打算,我还想过带他去俄罗斯、巴厘岛,谁想到疫情来了,各种出行都成了奢望,就连他的孙子出生在印度后都抱不到……当我被困在印度两年多终于回家后,见到我爸的第一感觉是——这几年他怎么老了这么多!(详见《归去来兮,向死而生》)

我不在国内的那段时间,我爸得过一种叫做脊髓炎的病,虽然后来好了,但腿脚难免不利索,整个人的精气神大受影响,步态看起来就像个真正的老人。但他吧,身体虽然不如从前,玩心却是不减当年,还是一样喜欢跑江浙沪皖短线。

回国之后,我也过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苦逼中年人生活。尽管再也不复从前的自由,但我觉得还是要把“带爹旅行”的传统继续开展下去——时不我待啊!以我爸的身体状况,还能走得动的日子恐怕已不会很多,出去旅行的机会一年少过一年

▲2022年回到上海后给我爸拍的第一张照片,一下子觉得他老了好多

去年9月份我原本打算带他去趟川西,由于成都突然封控未能成行。后来我便计划了今年5月底启程去藏区考察的行程——5月底这个时间点是我精心选择的,因为我太太二胎预产期是去年11月,6个月以内的孩子最难带,有很多疫苗要接种,我肯定忙得走不开;等满了半岁之后,安排好其他亲戚来帮忙,我才能比较放心地出门。按照我一开始的想法,自驾去西藏不光要带上我爸,还要带上我两岁半的儿子馒头,尽量减轻家中留守人员的负担

没想到去年年底,我太太生完二胎坐月子期间家中人手严重短缺,正好又赶上疫情开放后的快速过峰期,全家所有人都阳了一遍,当时简直是一地鸡毛(详见《生逢2022· 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谁都不比谁更特别》)。我爸带馒头累得血压飙升,两次被救护车送去急救,第二次在医院里住了好一阵子,差点要装动脉支架……经过了那场折腾,我爸难免又老了一些,身体也更弱了一些。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我爸身体这么差,肯定不可能再带他去西藏了嘛!都这样了还跑去西藏,岂不是自寻死路?

▲去年年底的第一次住院,当时还不能直接住进去,要先呆在“缓冲区”

▲第二次住院的时候总算不需要核酸了,我把他送去了上海仁济西院

▲进了两次医院之后,就不太敢让我爸长时间带馒头了

我知道西藏这个地方,在许多人眼里都视为畏途,要学习一大堆攻略注意事项,恨不得出发前半年就开始吃红景天;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对西藏向往得不得了,十多年前就嚷嚷着要去,当时没敢去,现在年纪大了就更不敢去了。然而我跟我爸显然都不是正常人,即便经历了去年年底的折腾,依然没打算过要放弃,唯一做出的计划调整是不带馒头了——馒头的战斗力实在太可怕,在平原上都能把你折磨得七窍生烟,上高原铁定七孔流血

当然,我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绝不是盲目的。首先,我爸虽然没去过西藏,但他两次去拉达克的时候都没什么高反,也算是有高原经验的人,所以基本可以确定他去西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带过很多人上高原,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会不会高反这件事真的没有规律可循,但这玩意儿是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测出来的。我跟我太太做过基因测序,报告里面有个跟运动相关的项目叫做“最大摄氧量提升”,我太太作为高海拔原住民,这个项目测出来是最高级别的“大”,数据显示只有9.1%的人到这一级别;我也还算行,属于“较大”级别,高于80%的人。所以我太太可以完全适应高原环境,没有任何高反;而我上高原通常也都只有头几天会有一点点感觉,很快就能适应。

我的基因是我爸妈传给我的,因此我老爸不高反也就不奇怪了。我们这一路上带着指夹血氧仪随时监测血氧,我爸的血氧饱和度比我还好,几乎从没低于过95%。

其次,我爸也并没有不怕死到全然不顾自己健康状况的程度,他在出发前让医生评估过他的健康状况,医生说他可以出去旅行,不要太劳累就行。他之前血压飙升送急救其实是带娃给累出来的,后来做了血管造影并无大碍;而糖尿病并不会因为上高原而恶化,多出去走动走动反而有利于血糖控制。

总之吧,在我看来高原除了缺氧之外并没啥太特别的,至于能不能适应基本上娘胎里就已经决定好了,担心也是白搭。要是对自己没把握的话,去做个基因测序就知道了。

▲我太太属于摄氧能力最强的9%人群

▲我也还算好,属于第二梯队有人问我基因测试准吗,我不敢说百分百准确,但至少大部分准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了解自己很有帮助

如今的藏区也早已不像许多人刻板印象里那样艰苦了,大部分地方条件都非常好,很多酒店都有供氧,再不济去医院吸个氧。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刚上高原头几天如果觉得不舒服,去医院吸个把小时氧气并不会产生依赖性,反而可以帮助你身体更好地适应高原——除非你随身携带氧气钢瓶,一刻不停插着氧气鼻管。所谓的“依赖吸氧”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谁不是吸了一辈子氧气?谁不是氧气依赖?上高原另一个法宝是安眠药,很多人在高海拔会睡不好觉,吃粒安眠药可以保证晚上通过充足的睡眠恢复体力,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同理,偶尔吃个一两次安眠药也完全不用担心药物依赖问题,确保自己在旅途中休息好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再多说一句,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坐火车去拉萨比坐飞机更不容易高反。我本人坐过两次火车,体验及观察到的事实情况刚好相反——那些直接坐飞机到拉萨的朋友,高反概率反而低于坐火车上来的。因为飞机是直截了当把你送到3700米的拉萨,而火车不仅要翻越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还有将近一整天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最关键在于,火车海拔爬升的速度也很快,根本不存在所谓“慢慢适应”的过程。有些人可能在3700米并不会高反,愣是被火车给坐高反了。火车车厢所谓的弥散式供氧基本没啥卵用,只不过给你个心理安慰罢了。

说到底,真正最为可控的、慢慢适应的进藏方式唯有自驾。于是呢,我带着我爸按照原定计划在5月31号那天从上海出发,踏上了自驾去拉萨的旅程。

▲我见过有的政府车辆在车里这样绑着氧气钢瓶持续供氧,这样搞的话确实有可能会永远没法儿适应

我们沿途停留的第一站四川资阳的安岳,6月1号、2号在安岳住了两晚。安岳地处成渝古道的中点,古时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为当地石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安岳石刻跟重庆的大足石刻是一路的,但其年代要早于大足,造像风格更为灵动,我个人认为比大足更值得一看。安岳石刻之所以一直不出名,主要因为那些石刻过于分散,十万尊造像分布在140多个不同地方,光是把8个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走马观花看完,就至少需要一天半时间

我们在安岳那两天紧赶慢赶看了其中6处的石刻,石刻大部分都在山上,免不了要爬上爬下,虽然强度不大,但一整天下来还是挺累人的。安岳那阵子一直下雨,气候特别湿热,整个城市像个蒸笼似的。我们对此缺乏心理准备,满以为晚上应该会凉快,于是开着窗睡觉,结果潮湿得连觉都睡不好。白天的劳累以及夜间没睡好这两个因素一叠加就把我爸累到了,离开安岳时候的状态非常差。这一状况让他内心打起了退堂鼓,问我有没有后备计划,万一路上他身体不行怎么办。我说我们沿途一路都有医院有机场,要是你真觉得不行,我把你送到机场让你直接飞回上海。

▲安岳石刻标志性的宋代水月观音像

▲安岳的圆觉洞,看石刻要走不少路

我妈一听说我爸身体不行可来劲儿了,立马劝他赶紧回来。她对我爸的健康状况没信心,巴不得他去不了西藏。

然而我们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6月3号从安岳出发后我们没有去成都,直接顺着S40高速往甘孜州去了。那天的计划是经由川藏高速到泸定县,然后顺着大渡河北上到丹巴县。二郎山是一道气候分水岭,经常会西边日出东边雨,果然一到泸定就一扫阴霾阳光明媚。那天上午我爸精神还萎靡不振,没想到下午穿过二郎山来到大渡河之后,他的精神跟天气一样一下子好了起来。事实上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四川盆地的潮湿让我整个人非常不舒服,过了二郎山之后顿时神清气爽。

当晚我们住在丹巴的中路乡,中路乡的气候凉爽宜人,睡了一个好觉,状态恢复得很好。就当我以为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6月4号早上,我爸开始拉肚子了。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出门在外旅行的“厕所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假如带着一群老年人出门,如何协调安排他们每天上厕所的时间,更是需要纳入重点考虑的事项。而且由于老年人腿脚不便,西部那些蹲厕、旱厕显然不太友好,尽量要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时间在酒店里解决好上厕所问题。

我爸自从脊髓炎影响了神经之后,“厕所管理”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经常需要靠药物来调节。但上厕所这个事情本身有点说不清楚,药物有时候会“矫枉过正”。我爸平时主要担心的是“不通”,一下子变通畅了一开始还挺高兴的,没想到会停不下来

但他这次拉肚子跟平时不太一样——既没有腹痛,也没有虚弱的感觉——除了停不下来之外,其他一切正常。一路上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其他人都好好的,只有他出了问题。为了止泻,他先是吃了自己带着的黄连素,不起作用——因为黄连素针对的是细菌性肠胃炎,而我爸这种腹泻大概率不是肠胃炎引起的;6月4号晚上到雅江县城又去药房买了诺氟沙星和蒙脱石散吃下去,仍然没用——这两个药其实还是针对胃肠道感染的,没有对症下药。

6月5号凌晨,我爸扛不住了——一晚上拉了七八次,几乎没怎么睡。于是凌晨4点,我带着我爸去雅江县人民医院挂了个急诊,在医院里验了个血,如我们所料没有发现炎症感染的指标。值班医生最后开了个舒缓肠胃的药物,我爸当即就吃了下去,早饭后告诉我没有起效。

这种情况颇有些尴尬,拉肚子这种事儿虽然算不得严重的健康问题,却极度影响旅行体验,像身上背了一颗定时炸弹似的,你说多闹心啊……如果是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大不了一两顿饭不吃,索性清空一下肠胃,止泻自然就止住了;但我爸作为糖尿病患者,必须按时饮食保证血糖水平,明知吃了要拉,还是得吃东西才行,吃得清淡也一样拉。

在我爸就医无效之际,我想起了一味神药——藿香正气合剂。

有一年我进拉达克的藏斯卡(Zanskar),住在中途的兰顿村(Rangdum)。兰顿这地方非常冷,我当时没在意,穿着单裤在一块凉石板上坐了十来分钟,感到屁股冷得不行才站了起来,而那时寒气已经进入了肠胃,当晚连续拉了7、8次——就跟我爸这次一样,除了腹泻不止之外,并没有其他腹痛、虚脱的感觉。第二天早上朋友给我一支藿香正气水喝下去,立马就止住了腹泻。

6月5号我们从雅江出发,中午在理塘县的药房买到了藿香正气丸。我爸一包药吃下去,果然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从某种意义上讲,拉肚子也算是高原反应之一。按照西医的说法,是因为胃肠道受到低张性和循环性双重缺氧的影响。然而我爸的血氧水平一直都很高,刚开始拉肚子的丹巴县海拔也并不高,显然不是缺氧引起的。根据我们事后的分析,他那两天拉肚子应该是在排出身体里的湿毒。安岳的那两天由于受到四川盆地湿热气候的影响,他的身体水土不服出现了异样,所以当时各种不舒服;进入高原地带来到新环境,体内的湿毒便通过腹泻排了出来。根据藿香正气合剂疗效描述——“可以解暑祛湿,多用于外感暑湿、湿浊过盛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可不刚好就对症下药了嘛!

我爸排完了体内湿毒后,健康状况确实有所提升,此后的行程都走得十分顺利,再没出现过身体问题。考虑到这是一个老年团,我安排的行程在抵达山南之前,只有云南德钦那一晚为了带他们看梅里雪山,住在3500米的飞来寺;其他的住宿点海拔都不超过3000米。我爸在高原的体能表现竟然完全不输上海——我原以为,他应该不会去参观布达拉宫,我也强烈不建议他去,因为得要自己爬上去。没想到他拄着拐杖,慢悠悠居然真的登上了白宫红宫——只不过爬上去的半路上差点低血糖,补充了能量棒才走下来。

▲带我爸进藏的行程大略,泸定至山南段沿途住宿点分别是——丹巴、雅江、乡城、德钦、察瓦龙、察隅、墨脱、林芝

▲梅里雪山观景台

▲经由丙察察线正式进入西藏界

▲G219的6666号里程碑

▲在桑耶寺转转经筒

▲对比一下五年前在拉达克提赛寺(Thiksay)转经

▲川藏线的最高点米拉山口

▲对比一下五年前在印度马列公路的最高点塘朗拉山口(参见《拉达克往事16·三进山城》)

▲终于登上布达拉宫,站在白宫前

▲对比一下五年前在列城王宫前,在布达拉宫的白宫建成之前,列城王宫曾是喜马拉雅地区最高建筑(参见《【连载】拉达克往事15·初见列城》)

尽管现在拉萨已经全然不复旧模样,可我还是觉得,这是每个人一生应该要来一次的地方。拉萨不会净化你的心灵,但可以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多元的文化交融。当看到我爸站到大昭寺、布达拉宫上,无疑有着一种莫大的成就感——终于,我把我爸带到了这个许多人想来却又不敢来的终极梦想之地。这中间有一个很神奇的因果逻辑——如果没有我,他这辈子恐怕都不会来到这里;然而如果没有他,也不会有这个世界上的我

最初带我爸旅行的时候,我很少给他拍照片。我爸是个很喜欢拍“到此一游照”的人,而彼时我以“纪实摄影师”自居,对这种“旅游纪念照”感到不耐烦甚至厌恶,满脑子想着要如何拍出玛格南摄影师那样“名留青史”的照片。我曾拍过成千上万张陌生人的面孔,费尽心机去拍素不相识的路人,却从来想不到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父母

直到有一次,当我翻阅自己浩如烟海的图片库,发现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给父亲拍的照片是2007年。但那时候拍他并不是为了拍他,只是为了把玩、测试新买的镜头。尔后的将近十年里,我拍了许许多多亘古不变的日月山川,却从未拍过一张转瞬即逝的父亲的容颜……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些年花了太多精力在一些华丽而空洞的事物上,反而忽视了那些真正无价的东西

于是从2018年带我爸去北北印开始,我会主动给他拍很多照片。有了照片的对比就能清晰地看到,这几年他变老的程度,比之前十年加在一起都要多。我发现——人的老去并非一个匀速的过程,而是会突如其来地发生;我们自以为最熟悉的父母,其实在一天天变得陌生;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明天,他们都会变得更老;而那些每一个没有记录下来的昨天,都将永远地失去

▲还是要感谢摄影的普及,让我们能够留住那些无法重现的瞬间

▲再回看2007年我第一次拍我爸时留下的照片,回不去的不仅是他50岁出头时的样貌,也包括从前那个满大街都能找到书报亭的世界

▲当年的直板按键手机……太多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就消失了

人这种动物吧,常有一种错觉——总是觉得还有很多个明天,于是就会把许多想做的事情一拖再拖

比方说这次跟我一起去西藏的另两位“老友”——那真是很老的“老友”了,已然年届七十,比我爸还要大两岁——至少2006年就一起讨论去西藏,直到这次才终于成行。我说,如果不是我拉着你们,你们这辈子就不会再有机会来拉萨了。他还嘴硬,说那可不一定,拉萨要来不是很容易嘛!——既然这么容易,为何说了十几年都没有动身呢?

正是因为以为自己有过不完的明天,人们才会安于当下,缺乏走出舒适区的执行力。然而经历了疫情三年,我猛然惊觉光阴是如此易逝,三年听起来这样漫长的时间,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就溜走了……跟朋友聊起一些前尘往事,时常感叹都已经过去X年了,随后便会意识到其中疫情占了三年。疫情前后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曾经轻而易举的事,如今变得障碍重重。这就令我更加觉得——不管想做什么事,都得趁早;一个犹豫之间,便可能永失良机。虽说人生本就由各种遗憾组成,但能少些个遗憾终归是好的。

经历了这几年来的种种无常示现,我无疑是幸运的,还能按照计划带爹旅行,还有机会帮他圆梦——对于想做的事情,只要去做了,就永远不会太晚

生命不息,步履不停。

标签:

生活指南
  • 辽宁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朱京海被双开

    8月21日(发布时间),辽宁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朱京海被

  • 锦旗界的“显眼包”来了,就是那么6!

    近日胡先生(化名)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佛山南海公安分局罗村派出所打开锦

  • “80后”国家部委干部竟是美国间谍!详情披露

    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犯罪嫌疑人郝某,19

  • 姑苏区供应爆发,胥江可以突出重围吗?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今年姑苏区的供应很猛。往常几乎零供地的姑苏区,

  • 夏威夷毛伊岛大火遇难人数或进一步上升 灾民深感无助

    毛伊岛拉海纳地区居民:救援人员可能会在火灾(残骸)中发现更多的遗体

  • “精准时空”赋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北斗与5G融合到一起,可以进一步提升位置服务精度以及服务的可靠性。图

  • 天下有情人粤语版原唱视频 天下有情人粤语版歌曲

    今天来聊聊下有情人粤语版原唱视频,天下有情人粤语版歌曲的文章,现在

  • 诺基亚音乐手机大全 有谁知道的呢(诺基亚音乐手机大全 有谁知道)

    导读1、530053106300都是S40系统,音乐手机,上QQ,,上网,飞信,游戏

  • iPhone 15究竟是开足马力冲刺,还是产能缩水?

    随着苹果秋季发布会的日益临近,关于苹果iPhone15系列的下一代旗舰产品

  • 8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报4.2%,上月为4.2%

    8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报4 2%,上月为4 2%,贷款,lpr,收入证明

  • 和平鸽卡通简笔画(和平鸽卡通)

    1、等到日本岛沉没了后你在来找和平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

  • 支付宝里面怎么查医保卡消费记录

    1、打开“支付宝APP”,点击“卡包”。2、点击“电子社保卡”。3、点击

  • iPhone起火造成男子轻微烧伤 机主向警察局投诉苹果

    智能手机起火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最近的大多数案例涉及的都是低端Androi

  • 锅,从天而降?高空抛物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日,江苏如皋市一名女子因家庭矛盾而高空抛物,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

  • 未来一周海南全岛多阵雨或雷阵雨 后期东半部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8月18日消息8月18日,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未来一周天

  • 朝中社:朝鲜空军针对美军机警戒飞行

    据朝中社8月18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发表声明称,17日,美

  • 民生
    • 升值!事关每个金华人

    • 油价或将迎来五连涨,电车取代油车的时候到了?

    • 习近平在南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8月21日国内多晶硅价格周初持稳